《科创板日报》9月11日讯(记者 黄心怡),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开幕。今年大会聚焦“金融科技”、“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创投生态”、“全球对话与合作”、“负责任创新与普惠未来”五大内容主线股指配资资讯网,设置了1场开幕主论坛、44场见解论坛、科技展览和系列科创活动。还推出AI科创赛、科技人才招聘会、创新者舞台、创投Meetup和产业对接会等活动。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在开幕式上表示,外滩大会专注于金融+科技这一上海特质,彰显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精神。每年9月,超500位全球产学研的领军人物到会,形成全球10亿级媒介传播热度,已成为上海面向全球名副其实的金融科技“金名片”。与此同时,外滩大会也是上报集团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
▍人类数据红利正逼近极限 AI进入“经验时代”
2024年图灵奖得主、“强化学习之父”理查德·萨顿(Richard Sutton)在会上表示, 人类数据红利正逼近极限,人工智能正在进入以持续学习为核心的“经验时代”,潜力将远超以往。
萨顿解释,“经验”指的是观察、行动和奖励,这三种信号在智能体与世界之间来回传递。“知识来自于经验,可以从经验中学习。一个智能体的智能程度,取决于它能预测并控制自身输入信号的程度。经验是一切智能的核心与基础。”他同时指出,强化学习带领我们进入了新的经验时代,但要释放全部潜力,还需要两项目前尚不成熟的技术——持续学习(continual learning)和元学习(meta-learning)技术。
面对外界对AI带来偏见、失业甚至人类灭绝的担忧,萨顿认为,这种对人工智能的恐惧被夸大了,并且是被某些从中获利的组织和个人煽动起来的。他以经济社会的运行为例,只有当每个人有不同的目标和能力,经济才能运行得最好。同样,目标不同的智能体,可以通过去中心化的协作实现双赢。
展望人工智能的未来,他提出了四条现实的“预测原则”:第一,对世界应该如何运转并没有共识,但没有哪一种看法能够凌驾于其他;第二,人类将真正理解智能,并借助技术将其创造出来;第三, 当今人类的智力水平,很快将会被超级人工智能,或者超级智能增强的人类远远超越;第四条, 权力和资源会流向最聪明的智能体。基于此,他认为,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人工智能的替代将是不可避免的。
▍数据和模型影响具身智能发展
在圆桌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终身教授苏昊等围绕具身智能的发展展开对话。
王兴兴认为,数据和模型对于机器人的发展均非常重要。在数据方面,目前机器人的数据无论采集、噪声、质量问题都非常大。“对于真正优质数据怎么采,数据的质量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应该采集什么类型的数据?多大的规模?都处于比较模糊的阶段。我个人还希望提高对于数据的利用率。”
在模型方面股指配资资讯网,王兴兴提到多模态的融合仍不太理想。“纯语言模型或纯视频模型效果出色,但要把语言和图像效果都做得很好,是当下比较大的难点。比如现在视频生成效果还不错,但要利用视频生成驱动机器人去做家务,让生成的效果和机器人的控制模态实现对齐,当下非常有挑战。”
景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